之前看着教程自己也乱七八糟的搭建了一个ss的服务端,但是感觉一团糟,于是趁着自己有时间,就重新搭建一下,顺便好好记录下搭建的过程,方便自己,也希望能给其他刚接触的一点帮助。
首先我自己的是一台Mac,所以主要记录的也是Mac上的操作,我的vps买的是搬瓦工19.99$的,目前使用感觉还行。
写在最前面:为什么翻墙?
应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因,总的来说,还是”赵家人“管得太宽,各种访问不了
目前使用的工具也是种类繁多,很多免费的不稳定,速度慢,使用起来也不见得安全,付费的虽然好点,但是依然是使用的别人的代理服务器。
因此,还是我们自己来搭一个吧,至于为什么选择ss,主要是觉得搭建比较方便,而且安全性想对较好
需要准备哪些
电脑(Mac)、vps(ubuntu 16 * 64)
shadowsocks 服务器安装
登陆你的远程服务器
打开Mac自带的终端
ssh root@你的ip -p 你的ssh端口,若没有特殊分配,一般都是22
更新源软件
|
|
更新完成后,会有提示
安装PIP环境
root@localhost:~# sudo apt-get install python-pip
由于原作者已经不再更新 pip 下的源代码,故不再使用 pip 安装 Shadowsocks。
安装shadowsocks
pip install shadowsocks
由于原作者已经不再更新 pip 下的源代码,故不再使用 pip 安装 Shadowsocks,而是改为下载 Github 的 master 分支来安装。如果在一段时间后,版本升级了,则先卸载,并再次执行本脚本就可以升级为最新版。这里采用了秋水逸冰的博客,采用该一键安装 Python 版 Shadowsocks 的最新版,同时安装了 Python 包管理工具 pip。
|
|
安装完成后,脚本提示如下
卸载方法
|
|
进入配置
|
|
键盘上按下「i」键,进入Insert mode
单用户配置文件
|
|
多用户配置文件
|
|
这里需要注意,””{}不要漏了
配置完成之后,先按「esc」退出,然后按一下「:」冒号键进入「Last line mode」,例如:
: w filename (输入 「w filename」将文章以指定的文件名filename保存)
: wq (输入「wq」,存盘并退出vi)
: q! (输入q!, 不存盘强制退出vi)
这里我们直接存盘并退出,「:wq」
使用命令
|
|
参考链接
http://jiji262.github.io/2016/09/28/setup-Shadowsocks-on-ubuntu-1604/
https://teddysun.com/342.html